2009/06/07

宣傳書上沒教的事-餵母乳之二三事(下篇)

抱怨對我來說,似乎是抒發壓力的好方法?沒想到原本打算只寫一篇的母乳心得文,居然可以滔滔不絕地寫成三篇?




五、乳腺炎
乳腺炎好發於產後3-4周,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乳腺堵塞而造成感染。乳腺在產後一個月內堵塞,通常是因為乳腺在剛開始時不夠通暢,所以容易堵住。但也有可能在產後一個月後發生,因為哺乳或擠奶的時間不足,造成供給大於需求,使得乳腺堵塞而造成發炎。

雖然說乳腺炎並不是每個媽媽都會遇到,但乳房腫脹到有硬塊,應該是所有哺乳媽媽都會有的經驗。一旦有這樣的狀況,每個媽媽都會很緊張,因為一旦硬塊轉化成發炎,將使得哺乳的過程變成極度的痛苦。

因為前輩的指教,所以對於乳腺炎或乳房腫脹有比較好的預防知識,使得我或多或少避開了這個麻煩。在此整理一下幾個要點提供給大家參考:

1.Always consider [cooling down] more than heating.(冷敷比熱敷重要)

這句話是去上哺乳工作坊獲得的資訊,也是薇薇安大姐與羅傑兄以血淚換來的經驗談。因為一般人都會覺得「乳腺不通,就趕快熱敷」,所以一察覺乳房有硬塊時,就想到應該要熱敷,以求讓管線擴張而達到疏通的效果。不過,這個觀念其實有點錯誤。正確的應該是:

「一旦遇到有乳房硬塊或乳腺炎前兆的情況時,應在沒有餵奶(或剛餵完奶),要努力冰敷,只有要餵奶前的十五到二十分鐘,再改熱敷」

因為,熱敷雖然會使得乳腺因加熱而擴張,但如果你沒有即時將之引出,那反而更容易因熱而刺激乳腺分泌或使腫塊變大,而更助長發炎的可能性。為了避免發炎,反而應該要適度的冷敷,先讓乳房消腫,才能「重新調整」(就是冷敷有助於reset就對了)。

2.寶寶是消硬塊的好物

如果硬塊發生時,寶寶已經很會吸奶了,那可以請寶寶幫忙。有一說是把寶寶的吸奶姿勢調整成「讓寶寶的下顎,對在硬塊處」(如果姿勢困難,也可以考慮用躺餵的方式達成目的)。寶寶的特殊吸力,再加上自己邊在寶寶吸吮時推擠硬塊(或熱敷),也有助於硬塊消失。

3.來顆卵磷脂吧

通常過了一兩個月後,乳腺就會比較暢通,得乳腺炎的機率就會下降許多。但是,隨著寶寶喝奶的時間拉長,偶而還是有可能會有乳房硬塊的情況,「卵磷脂」(Lecithin)因此成為我預防乳房硬塊的良方。

因為卵磷脂似乎可以降低脂肪含量,使得乳腺比較不會因為脂肪量過高而堵塞。這也讓我漸漸可以從半夜只能睡三、四小時就一定得擠奶,變成可以拉長到五六小時也沒有硬塊(頂多只是腫脹)。因此,我會非常推薦哺乳媽媽們可以買來吃,一天一顆就行了。而且聽說卵磷脂也是神經發展的好物(這我自己亂查的,並沒有念神經科學的咪咪背書),所以吃了似乎對寶寶也好。

就算吃不完,到時候拿來給因為陪作吃月子而膽固醇上升的孩子爸吃,也是不錯喔!因為卵磷脂主要就是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!

(咦!怎麼寫得好像賣藥的,反正我是覺得不錯啦!大家可以自己考慮看看囉!)

4.在乳腺未完全通之前,不要急著吃發奶的食物。

在產後一個禮拜內,因為奶水通常不足,所以很多人就會急著吃發奶的食物,但這並不一定好。因為許多產婦的乳腺在剛開始時並沒有很暢通,如果你硬要發奶,反而會造成「雨水過多,河流過窄」而導致堵塞疼痛的情況。其實母奶到第三、四天才來,是很正常的情況,剛生產完通常就只有非常少量、澄清的初乳而已,反正在那時候就儘量兩小時親餵一次,如果真的覺得不夠,再補一點配方奶(只是要小心乳頭混淆的情況)。

在第一兩個禮拜,有配方奶的幫助下,其實不用過度擔心自己奶水不夠的問題,因為寶寶那麼小,他的胃也只有乒乓球大而已。

等到一兩個禮拜,寶寶也比較會吸奶了,乳腺自然會較暢通,到時候再吃發奶食物就行了。


乳房腫脹是哺乳媽媽通常都會有的經驗,也或多或少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或不適。畢竟擠奶或餵奶,在任何地方還是沒有像上廁所一樣方便,隨便都有一個好地點讓你「解放」。所以只要不要從腫脹轉成疼痛甚至發炎,就不用太擔心囉!

六、睡眠不足

睡眠不足,我相信是90%哺乳媽媽的最大痛苦。(剩下的10%我是不知道在哪裡,只是人說話總是要保守一點)

在未生產前,我一直以為坐月子就是整天躺著被人侍奉就行了。直到生完後,才知道這樣的美夢很難發生在母奶媽媽身上!尤其是第一、二週,為了避免乳頭混淆的情況,我都只好親餵。而新生兒胃口小,母奶又吸收快,自然就會過起兩個小時就要餵奶的地獄日子。

我的月子要不是有中醫師嫂嫂準備的中藥,還有咪媽每天將之細心燉好的藥膳。很難有充足睡眠的我,實在不知道坐月子哪來有補身的機會?

因為「每兩個小時就要餵奶」 = 「媽媽每輪只能睡一小時不到」

因為新生兒喝奶很慢,而親餵他需要用更多的力氣去慢慢吸,因此通常一餵就要餵半小時左右。然後為了刺激奶量,餵完後又要繼續擠奶,將奶排空,一擠至少又要擠15-20分鐘,再吃點東西(因為餵奶的媽媽很容易飢餓),一個小時很快就飛逝了!

而這還不包括幫忙新生兒拍嗝(註一)、幫他換尿布等也是每兩小時都要作一次的事。喔!當然,還有一些「突發事件」,譬如說,新生兒晚上容易啼哭、需要幫新生兒洗澡等。

經過那魔鬼般的頭兩週,我深深體會為什麼會有憂鬱症容易好發於產後!

就算沒有產後的荷爾蒙失調,光是睡眠不足,就可以讓你身心都處於最糟狀態了~~

總之,想要全母乳,原則上呢就不用奢望你能像過去的日子一樣,能有睡個八小時睡到爽的日子!!只能像是漸進式的改善一樣漸漸撿回自己的睡眠時間:

頭兩週 每次大約只能睡一小時,每天加起來總共可以睡五、六小時就覺得人生真美好。
3週~前兩個月 每次大概可以增加成2.5小時
2月~3個月 晚上大概可以睡到4小時
三個月後 如果成功訓練小孩子可以睡隔夜,那麼晚上的睡眠大概就可以增加到五、六小時(註二)

而至於一次睡八小時的日子,什麼時候才能來臨呢??我目前還不知道...應該要請過來人分享一下才是~


<<後語>>

不過,請閱讀此網誌的廣大(?)讀者群們注意,我絕對不是反對母乳喔!不然我幹麼承受著這些辛苦,還是全母乳地餵謝小米餵到現在五個月了。我只是想要把自己的辛苦寫出來,然後讓路過的其他哺乳媽媽們覺得愛抱怨並沒有不對(謎之聲:完全是自己合理化自己的行為),反正當媽媽又不等於當聖人。當然,抱怨歸抱怨,這些辛苦都不應該轉嫁到孩子身上,如果覺得自己的辛苦已經會反應到對待孩子的行為上,那我覺得倒不如補餵些配方奶來緩衝自己的壓力,因為孩子最需要的還是情緒穩定、善解「孩意」的媽媽。畢竟,只有快樂的媽媽,才有快樂的寶寶。

對於餵配方奶的媽媽,也不用一直問「你為什麼不餵母奶?」,因為有太多因素會讓人選擇配方奶,喝配方奶長大的我們,還不是長得頭好壯壯?並不是只有餵母奶,才能顯現媽媽對孩子的愛。

而對於所有餵母奶的媽媽,請對她們投以最深敬意的眼光,因為這真的是一條辛苦的漫長路。因為從坐月子開始,她們就要同時處理著照顧自己身體,以及從身上努力製造出食物來餵不斷啼哭的新生兒。也有多少個夜晚,他們得要獨自默默地醒來,爬離溫暖的被窩,在黑暗中一面聽著老公的打呼聲,一邊讓孩子或者哺乳器將母乳吸出來,避免退奶或者乳腺炎。這種漫長而孤獨的「旅程」,是需要很多決心和愛心才能走下去的。

在謝小米未到我的肚子報到以前,我會對懷孕的婦女投以敬意;對於生產的疼痛感到懼意,卻只視餵哺母奶為「有點麻煩」和理所當然。但是,自己親自經歷了這些後,我會說「餵母奶」比起懷胎十月更需要媽媽的毅力去支撐啊!!!


註一:新生兒的腸胃發展還未健全(因為他們在肚子裡都是直接上菜,不用消化),所以難以自行將吸食不小心吸進去的空氣自然排出,因此餵完後一定要拍嗝,拍個10-20分鐘。

註二:如果把奶擠出來瓶餵,並增加瓶餵的次數,比較能提高寶寶早日睡隔夜的可能性。因為寶寶通常喝奶瓶會比親餵喝得多一點,當她一天可以喝到750CC左右時,通常能睡隔夜的機會就會大增。不過,親餵和瓶餵各有優缺點,依每個人的生活型態和寶寶狀態而有不同的支持者,我自己是覺得最好寶寶兩者都能適應,這樣是讓媽媽在餵奶上保持最佳彈性囉!像謝小米在三個月的一次感冒下,就從此不愛親餵,害我帶她出門無法享受「隨時隨地有最佳擠奶器」的方便。這算是當時的大失策吧~


2 則留言:

antipine 提到...

我看到的媽媽幾乎已經很接近聖人的程度,再自我要求大概就只好飄到天上去?!

外婆說我小時候總是哭個不停,雖然想就這樣把我放在床上,但是因為哭得太過淒慘,還是忍不住抱我起來哄哄。我偷偷想說,就把我放在那就好啦--反正我現在啥也不記得說!

小芸子 提到...

有時候主要是大人自己聽不下去啦~所以就只好自虐囉:P

我其實離聖人還是太遙遠,因為我周遭的媽媽們,哪會像我這樣老是在網誌上抱怨咧:P